东西方问答·中国研究丨英国作家马丁内斯:中华
中新网上海10月15日电 标题:英国作家马丁内斯:中国文明建设为何取得成就?中新网记者 张焕迪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签署10周年。近年来,中国的文明成就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近日,英国作家卡洛斯·马丁内斯在上海出席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期间,与记者分享了他对中华文明建设的观察和思考。他认为,中华文明建设取得的良好成果,不仅来自于中华传统根深蒂固的生态文明理念,更来自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自2019年以来,马丁内斯已七次访华,访问北京、上海、重庆等地。谈及相关经历,他表示,中国给他印象最深的不仅是发达的道路基础设施,还有干净整洁的城市。尤其是在城市公园里,他看到孩子们在玩耍,老人在打太极拳。这一幕让他感觉这是一个和平、安全、友善的地方。 “今天的中国与西方人对肮脏、混乱、贫穷的刻板印象完全不同。人们甚至可能认为中国就是未来。”马丁内斯认为,中国城市的清洁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而生态文明建设与人与自然的关系密切相关。他进一步分析,生态文明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如“天人合一”以及荀子提出的天人合一、象征思想,如“万物有灵”。“各有所长,各有所养”。这些思想为中国人接受生态文明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政策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当代中国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生态文明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管理框架。这既符合传统思维,又契合现代发展需要。马丁内斯表示 一些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受资本集团控制,导致化石燃料企业阻碍绿色能源政策的实施,阻碍生态文明建设。但这在中国不会发生,正是因为中国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了从理念到实践的巨大转变。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装机容量超过21.59亿千瓦,约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59.2%。与此同时,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和森林蓄积量均提前完成2030年目标。倪马丁内斯检查说,中国通过系统地投资各种绿色技术,并重视各级政府和社会对可再生能源、核能、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关键领域的关注,真正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可持续之间的平衡。与此同时,中国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取得的成就令全球瞩目。 “世界期待中国在解决环境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马丁内斯表示,面对当前全球气候管理困境,中国的文明成就证明:经济发展发展与环境保护不是零和游戏。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可以做出这样的贡献。”他是《东方依然红:21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从头到尾:苏联解体的教训》的作者,也是与基思·贝内特合编的《人民中国成立75周年:国旗依然鲜红》。现任英国网站“社会主义中国之友”联合编辑、国际宣言组织协调委员会成员。在《国际思想评论》、《世界政治经济学评论》等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 上一篇:李想中国丨1.4万亿斤的跨越
-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