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中国丨1.4万亿斤的跨越
时间:2025-10-18 10:44 作者:365bet网址
![]()
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 “十四五”期间,我国从物质基础到制度保障,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首次达到1.4万亿斤新水平,14亿多中国人民的饭碗变得更安全。泱泱大国粮食基础雄厚,展现了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愿景。回顾“十四五”,我国粮食安全发展的关键词有哪些?从“吃得好”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我们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以理激励人|思客讲堂·党校公开课》新一期上线。孙胜阳 经济教研室副教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给了我们答案。大家好!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吉林省梨树县。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此考察调研。梨树县位于松辽平原腹地。被誉为“东北粮仓”、“松辽明珠”。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4年8月8日,吉林省梨树县古家子镇,无人机为农作物施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说到吃,拉罕德很陌生,因为日常生活中,“你吃了吗?”是最常用的问候语。但这简单的三个字却承载着中国人饥饿的深刻记忆。习近平在陕西时曾问身边挨饿的人,你们认为什么样的生活最好?第一个进球人们给予的就是即使吃得很稠的蔬菜,也能停止对食物的渴望并吃饱肚子。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仅用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把工作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特别是“十四五”期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去年,它达到了1.4万亿公斤的新水平,有力地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如何保住中国的“饭碗”?三个“关键词”找答案 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十四五”期间粮食安全发展取得的成就,那就是“吃全”、“吃好”、“吃健康”。首先,吃饱。从人均粮食占有量来看,2024年我国将达到500公斤,不仅高于国际公认的粮食安全线400公斤,还高出202比2020年人均480公斤高出0公斤。20公斤不算很多,但如果乘以14亿吨,几乎相当于我国湖北省粮食的年产量。其次,我们吃得更好。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中,“吃”不仅仅是吃食物。肉、蛋、奶、水果、蔬菜、鱼都是很好的食物。在大粮食理念的指导下,“十四五”期间,我国肉类、蔬菜、茶叶、水果等产量不断增加,特别是随着物流体系的完善,多种食品可以通过飞机、铁路、公路运送到全国任何地方。即使在冬天,我们也可以吃到各个季节的蔬菜和水果。最后,我们吃得健康。如果把身体比作一座房子,食物就是房子的地基,膳食营养是地基的主要部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十四五”期间,我们不仅领会大力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减少粮食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使用,同时也提倡健康合理膳食,改变以往不安全的饮食习惯,共同守护人民群众的“舌尖上的安全”。我们如何从“吃得好”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这一变化背后体现的是对粮食安全认识的深化、国家粮食安全管理能力的提升、农业新生产力的增强。比如从粮食安全的概念来看,以前我们一提到粮食,就会想到“稻、黍、黍、麦、豆芽”。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口粮为主的粮食生产已难以为继,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穆树立大粮食观、大农业观。再比如,以前我们提到安全时,想到的是“保护一切、所有类型”的卷安全。但这种安全观念的多了,就会加大生态环境的压力。要求减少粮食生产的过度资源投入和环境污染,注重数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但需要强调的是,作为一个人口超过14亿的大国,每天消耗粮食70万吨、石油9.8万吨、蔬菜192万吨、肉类23万吨,几乎相当于新加坡一年的粮食消耗量。面对如此巨大的粮食消费需求,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或地区能够供应足够的商品粮来养活中国。所以总书记说,不要买粮,不要乞讨粮食。米饭碗里主要装的是我们自己做的食物。吉林省梨树县泉兰沟村保护性耕作地块。新华社记者 小帅 摄 从粮食安全管理能力来看,对于我们这样人多地少的国家来说,保障粮食安全,第一步就是保护耕地。习近平总书记在梨树县考察时强调,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有效保护和利用黑土这个“耕地里的大熊猫”。以“土藏粮、科技储粮”为圆盘驱动,“十四五”期间,我国支持建设和修缮升级4.6亿公顷高标准农场。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场超过10亿公顷,相当于黑龙江、河南两省土地面积的总和。 7月21日,在“科学技术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的植保无人机精准施肥玉米(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从赋能农业新生产力的角度来看,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粮食稳产增产的关键在于科技。有时候如果我们到农村去看看, 很少有农民在田间劳作,我们不自觉地将这些问题与农村“空心化”联系起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随着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前依赖劳动力投入的粮食生产已经被一排排传感器和无人机所取代。特别是,一架植保无人机的作业效率相当于60名工人,但成本却低于人工作业。脱离土地的农民 不仅可以转行到其他行业工作k 并获得更高的收入,同时也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效率。回顾“十四五”,我国保障粮食安全取得的成就是显着的、艰巨的。这既得益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得益于需求侧遏制粮食浪费的管理。这也是两亿多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果。面对“十五五”,我们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基础,确保人民生活每一个细节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应,把装满中国饭菜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孙慧编辑)